“今年麻江县的蓝莓种植面积新增了2万亩,好果子出来了,怎么才能走出深山、走向更大的市场?”在麻江挂职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合作处副处长李玉清一直琢磨,如何将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与当地的特色产业有效嫁接,不仅通过科技帮扶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能打通其市场销路和品牌建设,让优质农产品不仅种得好,还能销得好,实现产业链附加值的提升。
2019年7月,南农大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耿献辉带队受邀第一次来麻江开展管理干部培训活动时,了解到麻江县是全国蓝莓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全县蓝莓种植面积8万多亩,是当地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但营销理念不强、市场敏锐度不够、产业意识薄弱,严重制约了蓝莓产业的拓展与延伸。作为学校的产业经济专家,又是南农大MBA中心的分管领导,耿献辉想的是如何利用专业和人才优势帮扶麻江。
2020年5月,耿献辉与李玉清一碰即合,决定将来年的农产品营销大赛就扣住蓝莓这个主题,让学员们到麻江实地调研,针对蓝莓产业中的实际问题,现场问诊支招。
经过了一年多的策划筹备,2021年4月17日,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中心分管领导、专家学者、MBA学员等一行43人,跨越1500多公里,来到了学校对口帮扶的贵州麻江县,冒雨实地考察了“蓝梦谷”蓝莓产业园区和麻江县电子商务服务运营中心,与相关负责人聊现状、说问题、找思路。
“这款蓝莓酵素,作为蓝莓的高端衍生品,在你们的电商平台售价50元一瓶,但就当前的产品包装来看,产品成分和食用方法标注的都不够清晰,产品的包装设计上还可以再简洁明朗一些,同时还可以推出剂量更小一些的精细商品。”在麻江县电子商务服务运营中心,随行导师、南农大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杨璐,当即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麻江县供销社负责人进行了沟通。
在当晚和第二天上午的调研座谈会上,专家学者、MBA学员围绕麻江蓝莓产业发展,与麻江县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展开了热烈讨论:“人要入麻、货要出麻,这一进一出之间,我们可以做哪些文章?”,随行导师、南农大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许朗围绕蓝莓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首先抛出新颖的观点,组织MBA学员进行热烈讨论。MBA学员结合课堂理论知识,争先恐后发言,开启了移动课堂上的头脑风暴。
“与云南的蓝莓比,麻江的蓝莓如何树立差异化的营销思路?”“是否可以通过一个果子带出一批景点、带火一方产业?” “如果是全产业链的思路,种植加工之后,如何更好地进行冷链储运、电子商务、市场销售和农业观光旅游,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麻江蓝莓的品牌定位是什么?如何提升麻江蓝莓的消费者感知?”
这些问题,让一同参加座谈的麻江县供销社党组成员、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吴华胜大开眼界,他说,“专家们提的思路就是不一样,他们考虑的可不仅仅是带货,而是如何带活整条产业、如何擦亮麻江名片啊!”
“此行调研意义特殊,”耿献辉表示,“从教学而言,我们将MBA的移动课堂搬到了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这是学校推进产教融合和教学改革的一个创新尝试,让好生态、好产品,卖出好价格,也让学员的理论知识在大山里接受检验。就科研而言,这次同行的专家导师,有产业经济、创业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积累,这次来有助于他们发挥各自专长,带着学生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把脉,把问题带回去,把研究做出来,切切实实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此外,这次来的MBA学员,大多有着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有助于将西部产品与华东市场有效对接,将黔货带到附加值更高的市场,打通产业链条的‘最后一公里’”。
据李玉清介绍,本次营销大赛还将引入东西部高校同台PK机制,南京农业大学和贵州大学共10支参赛团队,经过半年左右的前期调研和方案筹备后,计划在今年9月进行决赛,专家评委主要根据方案对麻江农产品的实际带动效应进行打分,争取将最具竞争力的营销方案投入实际运营,通过比赛引入人才和思路,从而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形成良好的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助力麻江全面乡村振兴。(文 许天颖)